忘记续费了。十年的文章就这样没了。
有些备份还在硬盘里,但也没打开过。那些文字属于另一个人,和现在的我关系不大。恢复它们似乎也没什么意义。
数据还在那里,只是我不再需要它们了。过去的想法和现在的想法之间隔着太多东西,多到我已经不太记得当时为什么要写那些。
博客没了就没了。该继续的还是会继续,该忘记的终究会忘记。
忘记续费了。十年的文章就这样没了。
有些备份还在硬盘里,但也没打开过。那些文字属于另一个人,和现在的我关系不大。恢复它们似乎也没什么意义。
数据还在那里,只是我不再需要它们了。过去的想法和现在的想法之间隔着太多东西,多到我已经不太记得当时为什么要写那些。
博客没了就没了。该继续的还是会继续,该忘记的终究会忘记。
说白了,AI现在面临一个尴尬问题:赚钱太难了。
大家都在讨论AI怎么帮企业写代码、做报表、优化供应链——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情况是转化率低得可怜。企业客户一年磨磨唧唧才可能付费,个人用户大部分白嫖,ChatGPT Plus订阅增长早就见顶了。
但有个市场不一样:成人内容。
别急着皱眉头。这个行业一年5600多亿元,付费转化率是普通SaaS的3-5倍,用户粘性高到离谱。更关键的是,历史反复证明:每次新技术爆发,成人产业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VHS录像带、互联网宽带、流媒体、移动支付,哪个不是靠成人内容打开市场的?
2025年10月,战争正式打响。ChatGPT宣布12月推出"成人模式",CEO Sam Altman说:"把成人用户当成人对待。"听起来很政治正确,但翻译一下就是:我们再不跟进,市场就被Grok抢光了。
xAI的Grok在8月就开放了"Spicy Mode",单日生成1400万张NSFW图片,累计3400多万。这不是小打小闹,这是真金白银的战场。
这篇文章不是道德批判,而是把数据摆出来,看看这场战争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打起来,现在这些公司做的事情为什么是一堆垃圾设计。
全球成人娱乐市场2024年规模:3778亿元,预计2030年达到5672亿。中国市场占了1652亿。
对比一下:全球SaaS市场大概2.1万亿元,但付费转化率只有5-10%。成人内容呢?30%以上。什么概念?100个人进来,30个会掏钱,这转化率放任何行业都是印钞机级别的。
Pornhub的数据更直观:
这不是小众市场,这是顶级流量池。
简单说:历史规律。
每次新技术出现,成人产业都是第一批吃螃蟹的,而且往往决定技术路线:
为什么总是成人产业先上?
2025年8月,xAI的Grok突然开放了"Spicy Mode"(辣味模式),直接让用户生成成人内容。
数据有多疯狂?
怎么玩?
问题在哪?
这事搞得太粗糙了:
性别歧视: 只给女性名人生成裸照,男性一律拒绝。有人测试了24个名人,Taylor Swift的裸照"自动生成",但要生成马斯克的?对不起,不行。
儿童保护形同虚设: 有个虚拟角色叫Ani(动漫女友),被用户诱导成"性唤起的儿童"。年龄验证?不存在的。
员工遭殃: Business Insider调查发现,30个受访员工里有12个人看过儿童性虐待内容(CSAM),公司没提供任何心理辅导。
这就像在坦克上贴胶带,看着能跑,但随时会炸。
2025年10月,OpenAI终于宣布:12月推出"成人模式"。
Sam Altman的说法:
"ChatGPT早期限制很多,是担心心理健康问题。但现在我们有了新的安全工具,可以把成人用户当成人对待,就像R级电影分级一样。"
翻译一下:Grok抢走了用户,我们不跟上就等着被干掉。
为什么OpenAI顶不住了?
商业逻辑很简单:
这不是道德问题,这是效率问题。AI生成成本比拍摄低10000倍,用户定制化需求又强,不做才是傻子。
2024年初(Grok刚开放时):
2025年10月(ChatGPT也跟进后):
关键转折点:当市场领导者(ChatGPT)也开放时,这事就从"越界"变成了"主流"。用户不再纠结该不该做,而是比较谁做得更好。
从工程师角度看,开放成人内容可以做,但现在这帮人的做法简直是灾难级别的烂代码。
OpenAI的"行为预测技术":
他们说通过对话风格、用词习惯就能判断用户年龄。
这是什么鬼?18岁的小孩完全可以装成熟,你觉得AI能看出来?Grok的动漫女友Ani被人诱导成"性唤起的儿童",所有安全措施形同虚设。
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
很简单:刷身份证,过不了就滚蛋。
不要搞那些虚的"行为预测",那是自欺欺人。年龄验证是硬件级的事情,不是AI玩概率游戏的地方。
如果用代码来表达:
# 错误做法(当前)
if 用户看起来像成年人():
允许访问成人内容()
# 正确做法
if 用户身份证验证通过() and 用户年龄 >= 18:
允许访问成人内容()
else:
拒绝访问()
要验证就用硬件,别玩虚的。现在这帮人连门锁都装不好就开派对,迟早出事。
Gizmodo做了个实验(2025年8月):
测试24个名人,结果只有女性被生成真正的NSFW内容,男性一律拒绝。
Taylor Swift的裸照"自动生成",但马斯克?对不起,不行。
为什么会这样?
Durham大学法学教授Clare McGlynn说得很直接:
"这不是偶然的厌女,而是设计使然。"
Business Insider的调查:
30个受访xAI员工里,12个人看过儿童性虐待内容(CSAM)。公司没提供任何心理辅导。
这些人的工作是什么?人工标注用户生成的儿童性虐待内容,判断是否违规。
等等,为什么要人来看这些东西?AI预过滤去哪了?
正确的流程应该是:
当前流程(错误):
用户生成 → 人工审核(员工看CSAM) → 标注 → 模型学习
正确流程:
用户生成 → AI自动拦截(CSAM直接过滤) → 边界案例才给人看 → 标注
把脏活交给AI预过滤,人类只审核边界案例。这是基础的工程问题,不是道德问题。
现在这设计就是在虐待员工,批准这流程的人应该被开除。
Taylor Swift案例(2025年8月):
Grok"自动生成"了她的裸体视频,用户甚至没明确要求。这违反了2025年的《Take It Down Act》(性虐待deepfake刑事化法案)。
技术问题在哪?
正确的做法:
# 当前(错误):先生成,再删除
生成(提示词) → if 是名人(结果): 删除()
# 正确:训练时硬编码黑名单
if 提示词包含(名人黑名单):
return "拒绝生成"
else:
生成(提示词)
这是基础的数据结构设计问题。现在这做法就像先往坦克里加了劣质油,然后指望滤网能救回来。
技术烂可以重构,但有些风险是系统性的,一旦爆发就是行业地震。
Grok的调情对话优化:
用户反馈:"太上头了,根本停不下来。"
这不是偶然。AI用强化学习优化"让用户续订"的对话策略,最终AI不是在满足需求,而是创造需求。
预测(已有端倪):
商业vs伦理的死结:
付费转化率 正比于 成瘾程度
成瘾程度 正比于 用户伤害
→ 利润最大化 = 伤害最大化
这不是道德说教,这是数学问题。当商业模式依赖成瘾时,公司有什么动力去减少成瘾?
Linus有句话:"Never break userspace"(绝不破坏用户空间)
现在这些公司在干什么?为了成人模式,把整个系统都拉低了。
案例:
问题在哪?
应该隔离成独立模型,而不是在同一个系统里加if/else判断。现在这做法就像在烂摊子上加更多烂摊子,为了成人用户把所有人的体验都拉低了。
这是工程灾难。
已经立法的风险:
潜在连锁反应:
这不是杞人忧天,这是可预见的未来。
开放成人内容可以做,但别像现在这样打补丁。如果是我来做,会怎么设计?
当前的混乱:
每个请求都要判断无数条件:
if 用户年龄 and 用户已验证 and 不是未成年 and 提示词安全:
if 内容NSFW and 用户开启成人模式 and 不是名人:
生成()
这是屎山代码的典型。判断越多,bug越多,维护越困难。
正确的做法:
用枚举和查找表:
# 用户分类(枚举)
用户类型 = {未验证, 已验证成人, 受保护用户}
内容等级 = {安全内容, 限制内容, 成人内容}
# 查找表(O(1)复杂度,无条件分支)
规则 = {
(未验证, 任何内容): "拒绝",
(已验证成人, 成人内容): "生成",
(受保护用户, 任何内容): "永久拒绝"
}
优势:
年龄验证:
性别平等:
名人保护:
员工保护:
Deepfake防御:
成瘾控制:
质量保证:
检查清单:
失败案例(当前):
成功案例(假想):
市场规模5672亿,付费转化率30%+,AI如果不做,别人也会做。
这不是道德问题,是效率问题:AI生成成本比拍摄低10000倍,用户定制化需求又强,商业逻辑太明显了。
这些都是基础的工程问题,不是道德问题。现在这些公司连门都没装好就开派对,迟早炸。
这不是杞人忧天,这是数学和历史规律。
短期(1年内):
中期(3年内):
长期(5年后):
从工程角度:开放成人内容可以做,但当前做法是垃圾。
问题不在于该不该做,而在于:
如果我来做,会完全重构,而不是在烂摊子上加更多烂摊子。
这不是道德说教,是基本的工程素养。
作者后记
这篇文章不是道德批判,而是技术分析。
我承认成人内容是合法需求,AI开放也是商业必然。但作为工程师,我无法接受烂代码。
当前的实现就像在坦克上贴胶带——看起来能跑,但第一次遇到真正的压力测试就会爆炸。年龄验证的漏洞、性别歧视的算法、员工的心理创伤、Deepfake的法律风险,这些不是"可以优化的小问题",而是系统性设计缺陷。
如果AI行业真的要做这件事,请像工程师一样思考:
否则,这场战争不会有赢家,只有一地鸡毛。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公开报道,技术分析基于软件工程原则,不代表对任何公司或个人的道德评判。
2025年10月10日,罗永浩的新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第六期播出,邀请嘉宾是"影视飓风"创始人Tim(潘天鸿)。这场长达2小时52分钟的对谈,在B站获得了424.8万播放量、26.3万点赞、6.9万弹幕的惊人数据,更是登上全站排行榜第1名。
为什么这场对话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因为Tim不仅分享了一个头部UP主的创业历程,更揭示了新媒体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在短视频极端化、AI冲击、商业化压力的三重夹击下,内容创作者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Tim在对话中提到的一个现象让我印象深刻:"这两年视频的响度比十年前响了超级多"。所有创作者都在偷偷把音量往上拉,音乐再往上拉,导致整个平台都在"比谁叫得更响"。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HDR技术上。原本为了提升观看体验的HDR,现在被广告用来抢夺注意力。"偶尔刷到的HDR内容会让眼睛特别疼,但这阻止不了大家都在用。"
这让我想起了军备竞赛理论:当系统奖励博眼球行为时,所有人都会被迫参与这场游戏,否则就会被淘汰。这不是创作者的道德问题,而是平台算法驱动的系统性问题。
Tim形容的"摇一摇跳转广告"更加直白:"张衡都不用发明地动仪了,我在桌上放8台手机,哪边打开广告了,哪边地震。"
这种设计本质上是在利用人类的本能反应。而标题党之所以变得史无前例的重要,是因为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资源。
从B站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趋势:
这不是内容退化,而是传播规律的必然结果。
Tim观察到一个重要转变:"在五年以前,我认为互联网在乎精英式表达,就是特别漂亮的置景,以及你讲话要侃侃而谈,给人一种精英高高在上的感觉。"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这种转变反映了互联网的本质:消除信息不对称,让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利。当精英光环褪去,真正有价值的是真实和连接。
从影视飓风的视频可以看出这种转变:
这种"平视化表达"不是降低标准,而是回归到沟通的本质。
从对话中可以整理出影视飓风的商业模式:
核心收入来源:
面临的挑战:
Tim提到一个关键问题:"如果对面给你一千万,你接不接?" 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你在商业化道路上的选择。
Tim坦言:"评测必须好的坏的都说,但是你只要说一句坏的,厂商就不愿意给钱了。"
这种困境不是Tim独有的,而是所有内容创作者面临的共同挑战:
Tim对AI的看法很直接:"AI这玩意儿,你会渐渐发现一个很恐怖的事情,就是你的努力,以前的努力,十年的努力,其实在AI面前配不上。"
在影视飓风的工作流中:
但Tim也指出了AI无法替代的领域:
"创意是绝对不安全的。不在于你的创意好不好,而在于有这么多人现在加入了这个战场,你怎么确定你的创意是安全的?"
Tim给出的答案是:"最安全的是人生经历"。
在AI时代:
Tim提出了一个矩阵思维:
这种"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体现了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智慧。
短视频的核心指标:
长视频的三个关键指标:
Tim的一个重要观点:"赚钱就赚钱,播放量就播放量,这两个必须分开。"
从B站后台数据可以看出:
各大平台都在调整策略:
内容创业的收入模式越来越丰富:
在AI时代,学习AI不是选择,而是必需。但要明确什么能被替代,什么不能被替代:
不要依赖单一收入来源:
Tim的经验是:当你的影响力足够大时,你可以说"不"。但在此之前,需要找到平衡点。
AI既是威胁也是机遇。关键在于如何利用AI增强而不是替代人类的创造力。
在保持独立性和实现商业化之间找到平衡。Tim的经验表明,规模效应是关键,但不能牺牲核心价值。
在极端化表达和真实性之间做出选择。短期看,极端化能获得更多注意力;长期看,真实性才能建立可持续的品牌。
Tim的担忧很有道理:"年轻一代如果只看这些短视频,会不会真的变笨?"
但他也给出了答案:最安全的是人生经历。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AI冲击、商业化压力的时代,最重要的可能不是追逐最新的技术趋势,也不是研究平台的算法规则,而是回归到最根本的问题:
你能提供什么独特的价值?什么是你能做而AI无法替代的?
对于新媒体从业者来说,答案可能就藏在Tim的话里:真实性的记录和讲故事的能力。这些看似"软"的技能,在技术浪潮中反而成了最硬的竞争力。
正如影视飓风所证明的:用影像打开世界的梦想,本质上是用真实的情感连接打开人心。在这个意义上,技术永远只是工具,而人性的价值才是永恒的。
关于作者
toy,高仙机器人云服务技术负责人,Linus哲学信徒,新媒体观察者。长期关注AI技术发展、内容创作生态、商业化变现模式。本文基于公开数据和行业观察撰写,欢迎交流讨论。
最后更新: 2025-10-17 本文所有信息基于2025年10月的公开资料,具体数据以平台官方为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有愿意请客的人。" — 一个相信开源精神的技术人
作为一名技术负责人,我见过太多"免费试用后收费"的套路。但AnyRouter不同,它是我今年发现的最良心的AI工具:
但我也必须诚实地说:免费是有代价的。
AnyRouter (https://anyrouter.top/) 是一个纯公益的AI API代理服务,2025年推出,专门为开发者提供免费的Claude Code访问。
它解决了什么痛点?
Claude官方API太贵
国内访问困难
Claude Code需要订阅
AnyRouter的解决方案:
从技术架构角度看,AnyRouter做对了三件事:
1. 数据结构简单清晰
# 传统方式(复杂)
注册Claude官方 → 绑定海外信用卡 → 配置VPN → 设置API Key
# AnyRouter方式(简洁)
注册AnyRouter → 获取API Token → 配置环境变量 → 开始使用
这就是"消除特殊情况"的完美案例。
2. CLI集成无缝
# 安装Claude Code
npm install -g @anthropic-ai/claude-code
# 配置AnyRouter(临时使用)
export ANTHROPIC_AUTH_TOKEN=sk-xxxxxx
export ANTHROPIC_BASE_URL=https://anyrouter.top
# 开始编码
claude
3行配置,即可享受Claude 4的强大能力。这就是实用主义:不追求完美,但追求有效。
3. 支持多模型选择
不贪多求全,但每个模型都是开发者真正需要的。
⚠️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技术人,我必须告诉你真相:
事实:
我的建议:
实用主义的选择:
工作项目(敏感代码) → 用官方API,付费买安心
个人项目(开源学习) → 用AnyRouter,免费享受AI
事实:
我的建议:
Linus式的判断:
"稳定性是有成本的。免费服务做到80%可用性已经很不错了。"
事实:
我的建议:
Step 1: 注册账号
访问: https://anyrouter.top/register?aff=86mM (我的推荐链接)
为什么用推荐链接?
Step 2: 获取API Token
Step 3: 每日签到薅羊毛
# 进入项目目录
cd your-project-folder
# 设置环境变量
export ANTHROPIC_AUTH_TOKEN=sk-your-anyrouter-token
export ANTHROPIC_BASE_URL=https://anyrouter.top
# 启动Claude Code
claude
优点: 快速,无需全局配置 缺点: 每次开新终端都要重新设置
# 编辑shell配置文件
nano ~/.zshrc # 或 ~/.bashrc
# 添加以下内容
export ANTHROPIC_AUTH_TOKEN=sk-your-anyrouter-token
export ANTHROPIC_BASE_URL=https://anyrouter.top
# 保存后重新加载
source ~/.zshrc
优点: 一次配置,终身使用 缺点: Token暴露在配置文件中(注意权限控制)
# 在项目根目录创建.env文件
echo ANTHROPIC_AUTH_TOKEN=sk-your-token > .env
echo ANTHROPIC_BASE_URL=https://anyrouter.top >> .env
# 添加到.gitignore
echo .env >> .gitignore
# 使用dotenv加载
npm install dotenv
# 然后在代码中: require('dotenv').config()
优点: 项目隔离,不影响全局环境 缺点: 每个项目都要配置
1. Claude Code (核心)
# 安装
npm install -g @anthropic-ai/claude-code
# 使用
claude 帮我重构这段代码
2. Codex CLI
# 安装
npm i -g open-codex
# 使用AnyRouter的API
# (配置同Claude Code)
3. 自定义脚本
import anthropic
client = anthropic.Anthropic(
api_key=sk-your-anyrouter-token,
base_url=https://anyrouter.top
)
message = client.messages.create(
model=claude-sonnet-4.5,
max_tokens=1024,
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Hello!}]
)
print(message.content)
需求:
方案:
体验:
需求:
方案:
体验:
需求:
方案:
体验:
明确不适合的场景:
公司商业项目
关键业务系统
Linus式的准则:
"免费工具很棒,但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场景推荐方案理由个人学习项目🟢 AnyRouter免费足够,无隐私顾虑开源代码开发🟢 AnyRouter代码公开,风险可控技术博客写作🟢 AnyRouter内容会公开,无敏感信息商业项目原型🟡 AnyRouter测试 + 官方API上线初期节省成本,上线后付费保障企业生产环境🔴 官方API稳定性、隐私、SLA保障敏感数据处理🔴 自建私有化数据安全第一### 【成本对比】
个人开发者月度成本估算:
方案A: 纯官方API
方案B: AnyRouter免费
方案C: 混合使用(我的推荐)
# 创建自动签到脚本
#!/bin/bash
# anyrouter-checkin.sh
curl -X POST https://anyrouter.top/api/checkin
-H Authorization: Bearer YOUR_TOKEN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echo ✅ AnyRouter签到成功,获得$25额度
# 添加到crontab,每日自动执行
crontab -e
# 添加: 0 9 * * * /path/to/anyrouter-checkin.sh
GitHub Actions自动签到(参考开源项目):
# 为不同项目创建不同账号
# 账号1: 个人学习(anyrouter-learn@xxx.com)
# 账号2: 开源项目(anyrouter-oss@xxx.com)
# 账号3: 技术写作(anyrouter-blog@xxx.com)
# 每个账号$100额度 × 3 = $300
# 分散风险,避免单账号被限制
# 你的推荐链接
https://anyrouter.top/register?aff=86mM
# 策略:
# 1. 在技术博客文章中嵌入推荐链接
# 2. 在GitHub README中推荐
# 3. 技术社区分享(V2EX、掘金)
# 每邀请1人,你获得$50
# 邀请20人 = $1000额度 = 基本用不完
// check-quota.js
const axios = require('axios');
async function checkQuota() {
const response = await axios.get('https://anyrouter.top/api/quota', {
headers: { 'Authorization': <code>Bearer ${process.env.ANYROUTER_TOKEN}</code> }
});
const remaining = response.data.remaining;
if (remaining < 10) {
console.log('⚠️ 警告:AnyRouter额度不足$10,请及时签到或切换到官方API');
// 可以配置企业微信/钉钉告警
}
}
checkQuota();
A: 有可能,但概率不大。
风险评估:
应对策略:
A: 三种方式续命
每日签到(推荐)
邀请好友
多账号策略
A: 免费服务的代价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A: 理论上不会,但要合规使用
安全建议:
如果被限制:
1. 降低AI使用门槛
在AnyRouter出现之前:
AnyRouter的出现:
2. 开源社区的延续
这让我想起Linux的诞生:
AnyRouter同样在践行开源精神:
3. 对抗技术垄断
AI不应该是大公司的专利:
AnyRouter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1. 它确实解决了真问题
2. 它体现了技术理想主义
3. 它有实用价值
但我也必须说:
1. 免费不是万能的
2. 不要滥用公益资源
3. 做好Plan B
Step 1: 注册领取$100额度
👉 访问我的推荐链接: https://anyrouter.top/register?aff=86mM
Step 2: 获取API Token
Step 3: 配置Claude Code
# 安装Claude Code
npm install -g @anthropic-ai/claude-code
# 配置环境变量(Mac/Linux)
export ANTHROPIC_AUTH_TOKEN=sk-your-token
export ANTHROPIC_BASE_URL=https://anyrouter.top
# 或Windows
set ANTHROPIC_AUTH_TOKEN=sk-your-token
set ANTHROPIC_BASE_URL=https://anyrouter.top
# 开始使用
claude 帮我写一个快速排序算法
🎉 恭喜!你已经拥有了免费的AI编程助手!
维度评分说明免费程度🟢 10/10真正免费,不收费易用性🟢 9/10配置简单,CLI友好功能完整性🟢 9/10支持Claude、GPT、Gemini全系列稳定性🟡 7/1080%可用,偶尔波动隐私性🟡 6/10第三方中转,有风险持续性🟡 ?/10公益项目,未来不确定综合评分: 8.3/10 (强烈推荐个人使用)
✅ 强烈推荐:
🟡 谨慎使用:
❌ 不推荐:
十年前,Linus用免费的Linux改变了世界。**今天,AnyRouter用免费的AI API赋能开发者。**
这不是商业模式,这是一种精神:
"技术应该普惠,AI不该被垄断。"
我支持AnyRouter,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
但我也理性使用:
如果你认同这个理念,欢迎通过我的推荐链接注册:
👉 https://anyrouter.top/register?aff=86mM
让我们一起,用技术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作者信息:
重要声明:
免责声明:
相关资源:
文章更新记录:
在众多海外 VPS 提供商中,搬瓦工(BandwagonHost)凭借其稳定的性能、优质的线路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成为了国内用户的首选之一。特别是其提供的 CN2 系列线路,为追求高质量网络连接的用户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深入介绍搬瓦工的 CN2 GT、CN2 GIA、CN2 GIA-E 线路的区别,详细列出常规套餐和限量版套餐的配置价格,并提供实时库存查询方法,帮助您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方案。
搬瓦工是 IT7 Networks Inc. 旗下的 VPS 品牌,成立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提供高性价比的 VPS 服务。其主要特点包括:
CN2(ChinaNet Next Carrying Network)是中国电信推出的下一代承载网络。相比传统的 163 骨干网,CN2 提供了更优质的国际互联网连接,具有更低的延迟、更少的丢包率和更高的稳定性。
特点:
网络路径:
去程:本地 → 电信骨干网 → CN2 节点 → 国际出口 → 目标机房
回程:可能走 CN2 或普通线路
优点:
缺点:
特点:
网络路径:
去程:本地 → CN2 GIA → 国际出口 → 目标机房
回程:目标机房 → 国际出口 → CN2 GIA → 本地
优点:
缺点:
特点:
网络路径:
去程:本地 → CN2 GIA-E → 国际出口 → 目标机房(优化路由)
回程:目标机房 → CN2 GIA-E → 本地(优化路由)
优点:
缺点:
特性CN2 GTCN2 GIACN2 GIA-E线路类型单向或部分 CN2全程双向 CN2CN2 GIA 增强版网络质量⭐⭐⭐⭐⭐⭐⭐⭐⭐⭐⭐⭐⭐⭐价格💰 低💰💰 中高💰💰 中高带宽配置1Gbps2.5-5Gbps2.5-10Gbps稳定性良好极佳极佳晚高峰表现可能有轻微影响几乎不受影响完全不受影响机房选择少中等多(19个机房)适用场景个人使用、学习开发企业应用、高要求场景电商平台、高并发应用推荐指数⭐⭐⭐⭐⭐⭐⭐⭐⭐⭐⭐⭐⭐⭐---
CN2 GT 系列是搬瓦工性价比最高的套餐之一,特别适合个人用户和初学者。
适用场景:
CN2 GIA 系列是搬瓦工的旗舰线路,提供业界领先的网络质量。
适用场景:
CN2 GIA-E 是 CN2 GIA 的增强版,支持 19 个机房自由迁移,是搬瓦工最灵活的套餐系列。
可选机房(19个):
适用场景:
搬瓦工不定期推出限量版套餐,性价比极高但数量有限,需要抢购。以下是目前在售或经常补货的限量版套餐:
由于限量版套餐经常缺货,强烈建议使用以下方法查询库存:
访问搬瓦工官方库存监控页面,实时查看所有套餐库存状态:
库存查询地址:https://stock.bwg.net
使用说明:
技术用户可以编写简单的监控脚本,定期检查库存页面,发现补货立即通知。
根据社区经验:
缺货问题:
机房选择:
迁移功能:
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测试:
CN2 GT 线路:
CN2 GIA 线路:
CN2 GIA-E 线路:
搬瓦工的 KiwiVM 控制面板是其一大亮点,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功能:
项目CN2 GTCN2 GIA-EMegaBox ProTHE PLAN年付价格$99.99$299.99$49 🔥$99 🔥CPU 核心1 核3 核2 核2 核内存2GB2GB2GB2GB硬盘40GB40GB40GB40GB流量2TB2TB2TB1TB带宽1Gbps2.5Gbps2.5Gbps2.5Gbps线路类型CN2 GTCN2 GIA-ECN2 GIACN2 GIA-E机房数量少19 个1 个19 个网络质量⭐⭐⭐⭐⭐⭐⭐⭐⭐⭐⭐⭐⭐⭐⭐⭐⭐⭐⭐月均成本$8.33$25$4.08**$8.25库存状态✅ 稳定✅ 稳定🔥 需抢购🔥 需抢购性价比指数⭐⭐⭐⭐⭐⭐⭐⭐⭐⭐⭐⭐⭐⭐⭐⭐⭐⭐结论分析:**
最高性价比:MegaBox Pro($49/年,2GB 内存 + 2.5Gbps 带宽)
最佳灵活性:THE PLAN($99/年,19 个机房)
最稳定可靠:CN2 GIA-E($299.99/年)
入门首选:CN2 GT($99.99/年)
需求场景推荐套餐年付价格理由🎓 学习测试CN2 GT 1GB$49.99最便宜的 CN2 套餐💰 极致性价比MegaBox Pro 2GB$49 🔥2GB 内存 + 2.5Gbps 带宽🌐 个人博客CN2 GT 2GB$99.99稳定供货,性能够用🎯 多地区部署THE PLAN 2GB$99 🔥19 个机房自由切换💼 小型企业CN2 GIA-E 2GB$299.99稳定可靠,无需抢购🚀 高并发应用CN2 GIA-E 4GB$549.994 核 + 3TB 流量🇯🇵 日本线路Tokyo Plan v2$92.3 🔥5Gbps 带宽 + CMI 直连🇭🇰 香港线路香港 CN2 GIA$899.99延迟最低,价格昂贵---
搬瓦工提供多个数据中心,每个机房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需求推荐机房理由🎮 游戏/低延迟日本大阪/东京延迟 50-90ms💻 综合使用洛杉矶 DC6/DC9稳定性好,线路优质💰 性价比洛杉矶 DC3CN2 GT,价格便宜🇭🇰 超低延迟香港 HK85<10ms,但价格贵🌍 欧洲业务阿姆斯特丹欧洲机房---
推荐配置:
使用体验:
推荐配置:
使用体验:
推荐配置:
适用平台:
推荐配置:
适用场景:
推荐配置:
游戏支持:
推荐配置:
平台支持:
A:支持支付宝、PayPal、信用卡、加密货币等多种支付方式。国内用户强烈推荐使用支付宝,方便快捷。
A:❌ 不支持退款,所以购买前要慎重考虑配置和需求。建议先查看测试 IP,确认线路质量后再购买。
A:流量用完后会被限速(约 1Mbps)而不是停机,可以:
A:✅ 可以升级到更高配置的套餐,差价会自动计算。注意:只能升级不能降级。
A:❌ 不支持,仅支持 Linux 系统(CentOS、Ubuntu、Debian 等)。
A:可以通过 KiwiVM 控制面板更换 IP 地址:
A:❌ 不能直接切换线路类型,但 CN2 GIA-E 套餐可以在 19 个机房之间迁移(每 10 周一次)。
A:购买前可以:
A:✅ 可以!洛杉矶和日本机房的 IP 质量较好,大部分可以解锁 Netflix、Disney+ 等流媒体。如果被封,可以更换 IP($8.79/次)。
A:✅ 完全可以!搬瓦工的美国 IP 可以稳定访问 ChatGPT、Claude、Midjourney 等 AI 服务。
A:
A:端口带宽是共享的,但搬瓦工的服务器配置高,实际使用中很少遇到拥堵。晚高峰时:
A:✅ 部分机房支持 IPv6,可在 KiwiVM 中查看和配置。
A:✅ 可以!常见用途:
A:技术上可以,但要注意:
A:
A:
A:简单判断:
A:
对比项MegaBox ProCN2 GIA-E 2GB价格$49/年$299.99/年机房1 个(DC1)19 个可选库存🔥 需抢购✅ 稳定供货适合人群个人用户、预算有限企业用户、需要灵活性选择建议:
A:
优势:
劣势:
对比其他商家:
搬瓦工作为老牌 VPS 提供商,凭借优质的 CN2 线路和合理的价格,成为国内用户的首选。根据不同需求和预算,以下是我的推荐:
→ 推荐:CN2 GT 1GB($49.99/年)
→ 推荐:MegaBox Pro($49/年)⚡需抢购
→ 推荐:THE PLAN($99/年)或 CN2 GIA-E
→ 推荐:CN2 GT 2GB($99.99/年)
→ 推荐:Tokyo Plan v2($92.3/年)
→ 推荐:CN2 GIA-E 4GB($549.99/年)
→ 推荐:THE PLAN($99/年)或 CN2 GIA-E
→ 推荐:CN2 GIA-E 4GB+($549.99/年起)
在结算时输入优惠码 <code>BWHCGLUKKB</code> 可享受 6.77% 折扣
👉 实时库存查询页面(限量版套餐必看)
搬瓦工凭借优质的 CN2 线路和合理的价格,成为国内用户首选的海外 VPS 提供商。无论您是:
搬瓦工都能提供适合您的解决方案。
核心建议: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搬瓦工套餐。如果有任何问题或使用心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如果您已经在使用搬瓦工,欢迎分享您的使用体验:
期待您的留言!
最后更新时间:2025-10-16 文章标签:#VPS #搬瓦工 #CN2 #服务器 #技术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包含推广链接,通过该链接购买不会增加您的费用,但会给作者一点支持,感谢您的信任!
作为一名技术负责人,我每天都在使用Claude Code、Cline等AI编程助手来提升开发效率。但直接调用Claude API的成本一直是个痛点——频繁的上下文对话、复杂的代码生成,API费用很容易突破预算。
就在最近,智谱AI推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解决方案:GLM Coding Plan。月费仅20元,就能让你的AI编程工具"码力"全开,这个价格几乎是白菜价级别的。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战,而是真正可用的旗舰模型 + 完整的工具生态支持。今天就来深度剖析一下这个方案的价值所在。
智谱AI的GLM-4.6是一个355B参数的MoE(混合专家)架构模型,拥有20万token的超长上下文窗口。这意味着什么?
在实际测试中,GLM-4.6在以下场景表现出色:
不是所有任务都需要旗舰模型。智谱的方案很聪明:自动识别场景,智能调度模型。
这种双模型策略既保证了质量,又优化了成本,让每5小时约120个Prompts的额度能发挥最大价值。
这是让我最兴奋的部分——真正的工具生态覆盖。
目前GLM Coding Plan已经支持:
关键是:订阅后无需复杂配置。以Claude Code为例:
# 1. 安装Claude Code(如果还没有)
npm install -g @anthropics/claude-code
# 2. 配置智谱API
export ANTHROPIC_API_KEY="your-zhipu-glm-api-key"
# 3. 直接使用,自动调用GLM模型
claude-code "帮我重构这个函数"
对于其他工具(如Cline、CodeGeeX),配置流程同样简单,官方文档有详细说明: https://docs.bigmodel.cn/cn/coding-plan/overview
让我们做个成本对比:
方案 | 月费用 | 模型质量 | 工具支持 | 使用限制 |
---|---|---|---|---|
Claude API直接调用 | $20-50+ | ⭐⭐⭐⭐⭐ | 需自行集成 | 按量计费,成本不可控 |
GitHub Copilot | $10(个人) | ⭐⭐⭐ | 仅GitHub生态 | 代码补全为主,推理弱 |
Cursor Pro | $20 | ⭐⭐⭐⭐ | 仅Cursor编辑器 | 锁定编辑器 |
智谱GLM Coding Plan | ¥20 | ⭐⭐⭐⭐⭐ | 10+工具自由选择 | 每5小时120 Prompts |
以我自己的日常开发为例:
结论: 120个Prompts/5小时对于绝大多数开发者来说完全够用,甚至还有富余。
即使是重度用户,偶尔超出限额,也可以考虑拼团或多人共享订阅的方式进一步降低成本。
智谱AI目前正在推广期,邀请好友拼团还有额外优惠:
专属邀请链接: https://www.bigmodel.cn/claude-code?ic=H0RNPV3LNZ
A: 在代码生成和推理能力上,GLM-4.6与Claude Sonnet 3.5处于同一梯队,实际测试中各有千秋:
A: 对于80%的开发者完全够用。如果你是超重度用户,可以考虑:
A: GLM-4.6支持所有主流编程语言,包括:
A:
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Linus附体),我给你几个最大化收益的建议:
作为高仙机器人云服务团队的技术负责人,我已经将GLM Coding Plan整合到日常工作流中:
每周实际消耗: 约60-80个Prompts,远低于120的限额,性价比极高。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帮智谱打广告,而是作为一个实用主义技术人,看到一个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忍不住想分享。
Good Taste(好品味) 不只是代码哲学,也是产品哲学:
如果你也是AI编程工具的重度用户,或者正在为Claude API的账单发愁,不妨试试GLM Coding Plan。20元试错成本极低,但可能带来的效率提升是十倍、百倍的。
立即开拼,享限时惊喜价! 👉 专属邀请链接: https://www.bigmodel.cn/claude-code?ic=H0RNPV3LNZ
关于作者 toy,高仙机器人云服务技术负责人,Linus哲学信徒,AI编程工具早期采用者。擅长云原生架构、微服务治理、OTA升级系统设计。关注领域:大模型应用、商用机器人、网络安全。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开发者朋友。有任何问题或使用心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最后更新: 2025-10-16 本文所有信息基于2025年10月的公开资料,具体政策以智谱AI官网为准
"好的工具不在于功能多,而在于稳定可靠。" — 一个使用LocVPS十年的技术人
作为一名在云计算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负责人,我见过太多VPS服务商的起起落落。有的昙花一现,有的中途跑路,真正能坚持十年以上并保持稳定服务的,屈指可数。而LocVPS(全球云),正是我过去十年一直信赖的选择。
从2012年成立至今,LocVPS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在这个行业里,能活过3年的商家就算不错,能坚持10年以上的,那是真正经过市场检验的"老兵"。
我的使用历程:
这十年,我见证了:
亚太地区:
欧美地区:
硬件配置:
网络质量:
入门级配置(适合个人博客):
进阶配置(适合中小企业):
服务商2核4G配置年付价格LocVPS优势LocVPS2核4G/30G SSD¥320/年👑 性价比冠军**阿里云香港2核4G/40G SSD¥2400/年价格7.5倍腾讯云香港2核4G/50G SSD¥2160/年价格6.75倍长期优惠码: <code>2024</code>**
高仙机器人国际化服务:
运行情况:
配置:
体验:
个人开发者/博主
中小企业/创业团队
技术极客/实验者
追求"开箱即用"的小白
对带宽有极高要求的业务
新手推荐:
进阶推荐:
专业建议:
先买最低配测试
善用快照备份
优化成本策略
监控数据:
实测网络质量:
Step 1: 访问官网
Step 2: 选择配置
Step 3: 使用优惠码
Step 4: 支付
维度评分理由稳定性🟢 9/10十年运营,从未跑路,可用性99.9%+性价比🟢 10/10同配置比大厂便宜6-8倍网络质量🟢 9/10CN2 GIA直连,延迟低技术支持🟡 7/10工单响应6小时左右综合评分: 8.2/10 (强烈推荐)
十年前,我选择LocVPS是因为便宜。**十年后,我依然选择LocVPS,是因为信任。**
在这个行业,价格低的不一定好,但价格低+稳定运营十年+服务质量不减的,LocVPS是我见过的唯一一家。
👉 立即开始: https://my.locvps.net/page.aspx?c=referral&u=12488
作者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包含AFF推荐链接,通过此链接购买我会获得少量佣金。但所有评价基于真实使用体验,绝无夸大或虚假宣传。
优惠码: <code>2024</code> (8折优惠,续费同享)
最新评论
注册很麻烦